银行卡启动“换芯”运动 多家公司分享四千亿盛宴

中银国际研报称,随着今年国内主要大行都已经开始发卡,金融IC卡将进入全面爆发期,预计2012年全国金融IC卡发卡量在5000—6000万张。

  业内人士对今年金融IC卡需求数据进行了分解。其中工商银行发卡量在2000-3000万张,中国银行发卡规模在1000万张左右,建行在800万张。农业银行、招商银行等已开始提速。

  “粗略估算,每张卡的成本在10元左右,预计带来约6亿元的市场蛋糕。”上述人士表示。

  对于金融IC卡产业来说,更广阔的市场空间是我国已发行的28亿张存量磁条卡的更新换代。市场人士预计,除去20%—30%的“睡眠卡”,剩下的磁条卡全部更换成金融IC卡,为相关产业链提供的市场空间约200亿元。

  此外,随着社保、医疗、交通等行业加载金融功能的需求越来越多,IC卡市场空间广阔。单是社保部在“十二五”规划中提出的社保卡发行目标(到2015年全国社保卡发行量将达到8亿张),社保卡也为未来几年的芯片市场空间提供了80亿元的大单。

  “换装芯片卡将有近300亿元的市场前景,但这只是全部产业链的微小一环。”分析人士表示,IC卡的产业链包括前端的IC卡制造和后端的支付终端生产两个环节。前者涉及芯片制造商、卡基制造商、COS系统开发商、IC卡制造商,后者包括ATM机和POS机制造商,系统设备商等支持企业。

  其实银行卡“磁”旧迎“芯”的过程中,对后者收益提升前景更大。银行改设数据平台、更新ATM终端设备、换装新的POS机,以及包括光纤改造这些都让银行每年投入巨额资金。

  一位银行业内人士透露,一家国有大行在设备改造上的年投入额就超过400亿元。预计到2015年IC卡全部产业链能够提供的蛋糕规模保守估计在4000亿元。

  “洋核心”国产化势在必行

  央行去年3月出台《关于推进金融IC卡应用工作的意见》,2013年起全国性商业银行均应开始发行金融IC卡。

  某银行个人金融部相关人士称,发卡大限迫在眉睫,银行也明白早换抢占市场的道理,但受制于卡片及使用环境改造等前期投入过高,IC卡发行仍未能大规模展开,目前四大国有银行金融IC卡的需求将占全年发卡量的90%以上。而很多中小银行迟迟未启动IC卡的换芯工作。

  业内人士表示,芯片卡成本较高的原因在于芯片市场被恩智浦、三星等国外厂商垄断。国内已经发行的金融IC卡均是采用进口芯片,国内芯片商并未实现供货。

  据了解,在金融IC卡的标准方面,最主要的是2010年央行已发布最新的PBOC 2.0标准。一位IC卡制造企业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,现在国内芯片卡在技术上还无法达到央行标准,主要是信息传递的畅通性、芯片加密方式上和国际主流企业存在差距。

  业内人士称,考虑到国家金融安全,有关部门正在呼吁采取与第二代身份证芯片的类似做法,实施金融IC卡芯片国产化。一方面,国产化将大大降低IC卡的成本。国内芯片企业能够攻克加密方式等技术难关,一张金融IC卡的成本将从几十元降低至4元左右。另一方面,国内上市公司如大唐电信、晶源电子、国民技术等几大芯片厂商将明显受益。目前国内几家芯片公司的研发能力差距不大,芯片设计、COS开发和个人化制作等环节是金融IC卡的核心技术,我国可以自主完成。

  东兴证券分析师表示,目前看来,国产化程度有可能像第二代身份证一样做到100%。如果参照第二代身份证的市场份额分配,估计每家企业能够获得20%左右的市场份额。

  行业打破壁垒尚需时日

  金融IC卡能够处理复杂数据,可以在社保、医疗、交通等领域使用。在当前各行业提升服务能力的大背景下,这种跨行业运用正在持续升温。分析人士称,金融IC卡应用于任何行业都对应着13亿的人口基数,市场空间巨大。

  但“神通广大”的金融IC卡在进入其他行业的时候并非一帆风顺。据央行工作人士透露,金融IC卡在行业应用的结合部存在一定困难。银行把触角伸入其他行业必然会触碰一些既得利益,遭遇行业壁垒在所难免。以市政公交卡为例,有些城市的公交卡需要收取几十元押金,还可以在卡面上做广告,公交公司可能不情愿把这块蛋糕拱手让与银行。

  目前,金融IC卡与公共领域的结合基本没有实现资金的双向流动。从全国范围看,金融IC卡与社保卡的融合是最为广泛的应用之一,卡里的钱只能从银行账户流向社保账户,无法反向流动。

  农行一位管理人员说,现在是推广金融IC卡、抢占市场份额的黄金阶段,潜在合作对象愿意与银行联手已是求之不得,银行根本不敢谈盈利分成的话题。

  人们对新生事物的接受程度不高也是制约IC卡扩大行业应用的因素。金融IC卡虽然已经发行数年,但近期才刚刚进入大众的视野,在全国银行卡的发行量中只占0.3%。即便在推行IC卡的主力工行的一些营业网点,客户的换卡热情也有待提高,往往是问者多,换者少。

 恒宝股份:金融IC和移动支付双轮驱动

  恒宝股份是国内最大的银行卡厂商,市场份额约25%。银行卡安全性要求高、认证严格、进入壁垒较高。公司还是中国电信 、中国联通手机卡最大供应商,并通过收购东方英卡进入中国移动手机SIM卡供应商行列。

  建设银行今年金融IC卡发卡量不低于800万张,恒宝股份受益较大。公司上半年标准金融IC卡的发行量较去年大幅上升,且在整个行业市场份额中占据领先地位,新增入围金融IC卡银行4家。

  建设银行今年的4家入围企业分别是捷德、恒宝股份、东信和平和中钞信用卡 ,其中,捷德和恒宝股份份额占比靠前。

  此外,建设银行今年的价格较大多数银行要高一些,因此,建设银行的入围厂家毛利率情况要好很多。建设银行新一轮的招标(面向2013年)将在9月末开始,预计恒宝股份仍是主要供卡商。

  中国电信移动支付卡9月份招标,恒宝受益。公司与中国电信关系密切,曾在2011年11月10日与中国电信就手机支付业务分四个品种签订了采购合同。

  据了解,电信双界面SIM卡主要供卡商为握奇和恒宝股份,恒宝股份占比较高,预计在此轮招标中,恒宝仍是主要受益者。(中国证券报)

  同方国芯:金融IC卡芯片国产化受益明显

  银行磁条卡正逐步向IC卡转变,目前工行建行都在大力推进金融IC卡发卡,预计年内金融IC卡发卡量将超过5000万张。根据卡技术与安全月刊的统计,目前同方国芯的金融IC卡芯片已经通过中国信息安全认证中心的CC认证以及央行下属的银行卡检测中心的银联芯片卡安全认证。业界预期央行年底将发放国内金融IC卡芯片合格厂商名单。这意味着国内的金融IC芯片设计商将有资质向卡商供应IC芯片。目前国内IC卡芯片全部从国外进口,价格较高,制约了卡商和银行的发卡积极性,卡商使用国产芯片的动力强劲。

  目前国内金融IC卡芯片研发机构主要包括同方国芯、中电华大、复旦微电子、大唐微电子和华虹等。这些机构都推出了不同型号的IC芯片产品,这些产品在规格、容量上都达到了国际标准,并通过了国际、国内标准的安全认证。

  根据对业内人士的交流以及相关机构的了解,其中同方国芯属于第一梯队,有望成为首家拿到供货资质的金融IC芯片商。同方国芯以向晶源电子定向增发收购同方微电子100%股权借壳上市,增发后同方股份持有公司51.94%的股份。旗下业务主要分为两大块:以晶源电子为基础的电子元器件,主要包括谐振器、振荡器等;以同方微电子为主体的芯片业务。同方微电子致力于智能卡芯片研发、销售,产品线涵盖了身份识别、金融支付、移动通信、信息安全等应用领域,产品广泛应用在SIM卡、公交卡、金融IC卡、社保卡、居民健康卡、小额支付卡、电表卡、USB-KEY、可信计算、非接触读写机具等。截至目前,芯片累计出货量超过15亿颗。

  目前公司的芯片主要以SIM卡芯片和身份证芯片为主,SIM卡市场容量趋于饱和,二代身份证于2004年开始发行,其中16-25岁年龄区间身份证有限期限为10年,因此从2012年开始身份证换代将迎来芯片出货的小高峰 。但真正能给公司利润带来爆发性增长的,仍应属于金融IC芯片。以每张6元,2013年发卡量1亿张,每张芯片3元的净利润和同方国芯30%市场占有率来计算,2013年金融IC芯片净利润贡献9000万元,业绩增厚有望超过50%以上,成为国内金融IC卡芯片国产化的最大受益者。

(中国证券报)


 

法律声明:
1、 凡本网注明来源“将才网”的作品,版权均属于“将才网”,转载请注明“转自将才网”;
2、凡本网未注明来源“将才网”的作品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作品内容的实质真实性负责,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;
3、本站力求以准确的数据和资料向需求者提供资讯、资料,可能会有未经某些网站和组织许可应用相关资讯和图片,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30日内进行,本网站将立即予以处理。

Copyright © China Top Human Resource. All Rights Reserved. 将才网 版权所有
京ICP备09023438号-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697